
【概况】
南水北调湍河渡槽位于邓州市十林镇,是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第一座渡槽。规划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依托,以渡槽、干渠、湍河、实验槽等为资源基础,充分挖掘水利工程文化内涵、时代精神,注重景观营造与游客体验,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,通过借水、滨水、亲水、乐水、观水、听水等产品项目建设,注重水体、水利、水景、水韵等综合开发,将该区域打造为集生态观光、科普考察、商务会议、休闲运动、户外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。
【创意】
南水北调渡槽博物馆:整体建筑以水之“蓝”为主色调,以水为主题文化,屋顶及建筑侧立面采用大面积的新型光伏玻璃,与“水”主题相映衬的同时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。
造槽机、实验槽:规划将渡槽机与实验槽进行组装(邓州市政府花费400万已将其组装),以实体的形式展示渡槽建设场景。通过安全性防护,游客可以攀爬至实验槽顶端,感受世界第一渡槽的磅礴气势。
【影响】
邓州市政府已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签订合作意向,西城区政府投资4000万,邓州市政府出资6000万联合打造,全面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的世界第一渡槽。同时景区与周边的渠首、杏山、习营等形成完整的旅游带,将有力助推其成为南水北调旅游带的第一亮点。
南水北调湍河渡槽位于邓州市十林镇,是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第一座渡槽。规划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依托,以渡槽、干渠、湍河、实验槽等为资源基础,充分挖掘水利工程文化内涵、时代精神,注重景观营造与游客体验,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,通过借水、滨水、亲水、乐水、观水、听水等产品项目建设,注重水体、水利、水景、水韵等综合开发,将该区域打造为集生态观光、科普考察、商务会议、休闲运动、户外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。
【创意】
南水北调渡槽博物馆:整体建筑以水之“蓝”为主色调,以水为主题文化,屋顶及建筑侧立面采用大面积的新型光伏玻璃,与“水”主题相映衬的同时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。
造槽机、实验槽:规划将渡槽机与实验槽进行组装(邓州市政府花费400万已将其组装),以实体的形式展示渡槽建设场景。通过安全性防护,游客可以攀爬至实验槽顶端,感受世界第一渡槽的磅礴气势。
【影响】
邓州市政府已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签订合作意向,西城区政府投资4000万,邓州市政府出资6000万联合打造,全面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的世界第一渡槽。同时景区与周边的渠首、杏山、习营等形成完整的旅游带,将有力助推其成为南水北调旅游带的第一亮点。